学弟学妹们好呀,我是21上岸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电影电视学方向的学姐。20年2月开始备考到21年4月收到拟录取通知,这一年里的泪水、汗水都变成了成绩单上的名字。

电影电视学是一门我真正热爱的专业,南师也是我的理想院校,能在理想院校读热爱的专业是我一直以来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理想终于实现了,以后的路我也会继续加油往前冲!希望我的考研经验能带给你们一点帮助,提前祝大家一战上岸哦~

一、考情分析

1.近三年录取情况

2.2021年复试差额比:≥120%

3.2021年复试占比:40%

4.2021电影电视学录取情况详情

5.2021电影电视学方向初试分数段人数

6.学制学费

学制:3

学费(全程):2.4万

7.招生专业目录

二、初试备考用书

我考的是电影电视学方向,初试科目为612和810,809的参考书目暂时不了解。

612:

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

王宏建的《艺术概论》

王树良的《艺术概论》(白金版)

姚杰的《艺术概论》

810:

李少白的《中国电影史》(以李少白的为主)

钟大丰的《中国电影史》

波德维尔的《外国电影史》

周星的《影视艺术概论》

陈吉德、沈国芳的《影视视听语言》

补充书目:

陆晔、赵明《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

魏南江《影视声音造型艺术论》

谢柏梁、袁玉琴《中国影视艺术简史》

谢柏梁、袁玉琴的《影视艺术概论》

华明《西方先锋派电影史论》

王光祖《影视艺术教程》

孙慰川《当代港台电影研究》

白小易《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

彭吉象的《影视美学》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

补充书目较多,学有余力的还可以多看一些经典电影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三、经验分享

612复习经验:

艺术概论题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和分析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靠背课本是完全够用的,但是想答好论述题和分析题就需要拓展思路,多看多思多练。在论述题和分析题方面,跨考生和本专业的艺术类考生是没法比的,本专业的考生擅常用高级的文学举例来丰富自己的答题内容,在阐述知识点的基础上能更深入地讲述自己的理解。

我是一个“听课型”学生,也深知自己作为跨考生的不足。基础差,自学理解知识较慢,更喜欢有人给我讲课,所以在备考前期就想找上岸学长学姐来指点一下。但是在各大平台上上找到的几个MFA专业的学长学姐都只是给我分享了一些学习技巧,并且自己找的学长学姐是没有保障的,我就有给了钱被拉黑的悲惨经历,在这里提醒各位学弟学妹,自己找学长学姐一定要慎重!慎重!慎重!!如果真的想找直系学长学姐授课,还是在机构报班比较有保障。我当时是在某宝找到考研芝士的,他们家的客服服务态度很好,匹配学长学姐的速度也很快,并且根据我的专业课基础制定了学习计划,对于我这个跨考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辅导老师除了给我讲课之外,还给了我很多专业课参考资料,学姐给我的专业课资料是电子版的,我打印出来之后发现真的超级超级厚,看起来挺吓人的但是真的非常非常有用。我结合辅导老师的讲课内容,对这本笔记做了相应的增减。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辅导老师一般不举王吉象和王宏建书中的例子,更多的是运用姚杰书中的例子,还有参考资料里的例子。所以我就以王吉象和王宏建的书为框架,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背诵时先背诵了框架,然后以为姚杰和参考资料中的例子为补充,来帮助我记忆知识点以及组织答案,答题的时候也主要用这些例子来佐证观点。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方面都中规中矩,书背得好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南师很爱出对比类的考题,比如17年考到的话剧与戏曲的联系与区别,新世纪以来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电影创作的不同。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将易错易混的点整理下来,比如典型和意境、题材与素材、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等等。

南师还比较考研“关系类”的题目,比如21年就考到了3对关系,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的关系、艺术的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文与道的关系。

在论述和分析题方面,我总结了一套答题思路,我一般是按照总分总的思路来答题,讲究龙头凤尾。开头先综述一下观点,然后要注意行文逻辑,按照一级标题,二级标题来答题,一级标题一般罗列3-4点,二级标题3-4点,并用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例子要贯通古今中外,多与现实相结合,比如某某电影影射某某社会现象。结尾处再次总结,辩证讨论,上升到哲思的高度,加入自己的理解。

810复习经验:

南师810参考书官网只给了一本,学弟学妹们可别傻乎乎地只看一本啊,这门课的参考书巨多!!主要分8个知识体系, 中国电影史(含港台)、中国电视史(这部分不重要)、外国电影史、电影理论(含中国电影理论、《影视美学》)、影视艺术概论(影视文学部分最重要)、视听语言、 类型电影、电影新作及学界热点(含电影产业)。

南师的初试内容难度适中,近两年会有一个名词解释和一个简答题不太好答,在这两道题上大家拉不开太大的分数,不必太过担心这类题,遇到了直接跳过就好。

因为这部分的参考书太多,重点很难抓,所以一定要巧用真题,真题不只是用来练手的,更重要的是用来推测重点内容,比如费里尼、景深、中国新生代导演等内容。

有学弟学妹问说这么多参考书,应该怎么背呢?我认为书背是背不过的,主要是把书读薄。把书读薄的过程就是列框架的过程,我按照八个板块,把这几本书的框架罗列了下来,背书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框架来背,到考前,这八个板块的框架我列了六七遍左右吧。

南师大的出题风格很诡异,真的很难摸到他的出题套路,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只看南师的真题,也要买一些中传、北大、北师的真题资料等作为补充,通过这些题,你会发现自己确实有很多知识盲区。等你练完两三个学校的真题,也就真的能明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蕴含的真理了。

在这里把这两门专业课21年的回忆版真题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就业情况

(1)2019年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是:91.00%,其中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是:81.82%。

(2)硕士毕业生主要毕业去向是:就业(81.86%),升学(4.73%),出国(0.60%),其他灵活就业(3.66%),自主创业(0.11%),自由职业(0.04%)等。

(3)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是:江苏(62.60%),河南(2.23%),上海(5.72%),安徽(3.15%),北京(2.37%),浙江(7.51%),山东(4.46%),湖北(1.21%)等。

(4)文学院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是:教育(60.5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7.0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8.8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94%),农、林、牧、渔业(1.76%)等。

(5)文学院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性质是:中初教育单位(47.75%),国有企业(14.61%),其他企业(12.35%),其他事业单位(7.87%),高等教育单位(5.62%)等。

学弟学妹们看完经验贴可能会觉得难度好大,参考书那么多,出题风格又不固定,备考太难了。事实上,几乎每一个考研人的人都是流着泪上岸的。我一直都很喜欢考研芝士分享给我的一句话:人生大体就是两种状态四件要事:低谷时接受与解决,上升期享受并创造。一帆风顺太过理想,那就祝大家都能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魄力,祝大家上岸!上岸!上岸!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