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着手写研究计划书以后,我发现选题真的很头疼,选题目不能光选自己喜欢的,还要选有经济学意义的。并且转专业的同学很容易选成偏社会学的课题,所以选题需要多和远山老师沟通。磕磕绊绊写完第一份计划书以后,我着手开始准备夏季线上考试。因为一种迷之自信,我总觉得日本这些学校应该会慧眼识珠选中我(),再加上是线上书类选考,就没有再认真做题目。因为我准备不充分加上出身学校和专业的原因,第一年夏季考就理所应当的落选了。说到这里,我对我的出身专业本身没有任何质疑,但是转考经济学,又是帝大的经济学,在第一轮书选中非经济专业和非名校出身还是会有明显劣势的。因此我觉得笔试考试是我们这类出身的同学可以咸鱼翻身的好机会,建议一定要把握住。

很有趣的是,在东学的面试课里我认识了一群优秀又努力的小伙伴,其中我和小罗小何都参加了大阪大学国际公共政策的选考,并且都报了小原老师,我们开玩笑说如果都录取了就把我们的群改名叫“小原学生交流群”,然最后不幸的是,我们的难兄难弟一个都没有合格(ε)。“转运”是从何同学开始的,何同学率先在夏季考的尾巴合格了东大公共政策,是真心为他高兴也是真心为自己难过(._.`)。我因为夏季考被书类选考伤得太深,就没有再参加冬季考了,而小罗契而不舍继续参加考试,最后和小周都在冬季考成功上岸。我虽然羡慕他们,但同时也很清楚,当时我的状态和计划书水平并不适合参加书类选考,我更多的指望应该是在笔试考试上面。说到这里,如果大家的计划书已经准备好,对材料也很有信心的话还是鼓励大家参加书类选考,毕竟这是最省钱最不累人的途径了。

笔记&草稿–杨同学

日本入境遥遥无期,在家里漫无目的地待着的感觉就像在等不会归来的船只。最后我选择不把希望全都压在岸田身上(._.`),投了简历去北京工作。

不得不说在北京工作的几个月确实对我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都有很大的改善。我觉得,如果一时困在一个怪圈使自己很痛苦,不如就让自己去做做别的事情,与其在精神内耗中浪费时间,不如暂时放下一切重新开始。也是在北京工作期间,我第二次三次地修改我的计划书,在塾里老师和大学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了新的题目,重新写出了一篇研究计划书。

2月14号,大家都在庆祝情人节,岸田也终于正式官宣了允许新规入境的政策。前几次“狼来了”我都没有提前买机票,而这次冥冥之中的感觉让我想赌一把。并且因为已经和周围的人说了好几次要走了,这次我决定等屁股坐到成田机场了再跟朋友们说。我用刚发的工资直接买了机票,在后来经历了一系列抓马和极限操作之后,终于成功来到了日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