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详细讲一下,这个表格的使用原理。
之前我们说过,考研的考试科目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统考科目(公共课包括英语、政治、数学;还包括一些统考专业课)统考的意思就是,国家统一命题,所以如果你这个专业每个学校考的都一样的话,那这个学校难度就非常好比较了。因为考的内容都一样,如果我们忽略地域压分情况的话,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学校分数线高的,考研难度就大。学校分数线低的,考研难度就小。
第二类是非统考科目,非统考科目一般是专业课学校自主命题。如果学校专业课是自主命题:专业课是没法对比,因为考的不一样。但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对比统考科目。然后在单独对比不一样的专业课,如果专业课的分数考生考的都很高, 证明这个专业课比较容易。那如果大家分数普遍很低的话,那证明这个学校专业课的分数比较难。
接下来我们就总结一下,对比的方法&原则:
A、学科排名。之前我们说了查学科排名的网站,叫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我们可以进去大体看看学科排名,作为参考。
B、统考名额。学校招生简章里面会详细写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考试科目。我们把招生人数统计起来,填到Excel表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家要看清楚是统考招生人数还是全部人数(全部人数就是含推免的),如果招生简章上面给出的专业招生名额备注了含推免的话,我们还要去找一下今年推免的拟录取名单,数一数你想考的这个专业推免录取了多少人,最后用总招生名额-推免名额=统考招生人数。
C、报录比。也就是专业「报考人数」:「录取人数」,专业报录比有些学校会公布,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每年都会在「研究生院」——「招生工作」——「考录统计」考研布,这样的话就非常方便清楚。但是很多学校不公布报录比,你可以去网上搜一下,有时候你会能搜到,如果能搜到你就记录下来,如果实在没办法搜到,那这里可以空着,或者说后面找一些考上的学长学姐打听一下。
D、分数线。找到各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天上,请注意国家线和学校线都不一定是复试分数线。一定要看清楚是不是学院还自己划了各个专业的线。除了复试分数线之外,我们还要关注录取线,这个你可通过拟录取名单来看。找出总分录取最低分,最高分,再计算一个平均分出来。
E、各科的分数。如果你是管理类联考,那就只对比英语二和199管综就好了。各科分数可以在拟录取名单中查找,如果拟录取名单上面没单科分数,只有总分的话,那你可以试一下找复试名单来看,一般会有。
F、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也就是这个学校初复试比重各占多少。这个数据还是在学校研究生院——硕士招生里面,找一个通知,叫做招生复试方案,里面会有详细的复试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