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他们犹犹豫豫筛选学校的时候,空缺名额就已经没了;又或许把全国一百多所“双一流”院校的研招办电话打了个遍,都碰了一鼻子灰。这时候“双非”高校的复试邀请,或是最佳选择。

4.人间清醒者的选择

除了调剂进入“双非”院校的学生外,以“双非”院校为报考第一志愿的“双一流”毕业生,也大有人在。其实,在当下考研内卷之时,向下兼容其他高校,可以说是“另辟蹊径”。

另一方面,有部分“人间清醒”的考生深谙本科看学历、读研看专业、攻博看导师”的秘籍,奔着“双非”高校的强势专业而去。

双非院校值不值得报考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院校共有800多所(包括研究院),这样算下来,双非院校有700余所,是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主体。

双非值不值得报考或者调剂,同学们可以综合以下几方面的情况考虑。

1.看个人目标

我们选择考研时,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想想自己考研的初心是什么,对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侧重于就业还是做研究?未来要发展的方向需要什么?文凭、人脉、教育资源还是就业机会?

目标不同,方向就不同,做选择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也就不一样。

举个例子,如果你未来打算做一名律师,并且想进入大律所工作,可能985、211的名头就不是那么重要,相反“五院四系”在业内的认可度还更高一些。

如果你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比较有名的财经类院校可能资源更广一些。

单纯就科研来讲,一些双非院校的专业实力比一些985、211院校的还要高,处在该专业研究前沿的大牛导师也不少。

这种情况下,读个双非研究生也不错。

2.看院校实力

双非院校中不乏专业实力强劲的好学校,而985、211也不代表没有弱势学科。

比如,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被评为A类;而同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估结果只是C-。

就算是双非院校,也是要看专业和导师的。有些双非院校虽然名气没有985、211学校大,但专业和导师实力都很厉害,属于行业翘楚,一点不比名校差。

还有个别院校,之所以没有评上985或者211,并不是实力不强,而是因为同一地区有其他学校评上了,这也与国家和教育部的统筹建设有关系,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3.看学校对研究生的重视程度

学校对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质量,普通院校的本科专业不好并不代表研究生专业也不好。

有些院校非常重视研究生的质量,会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培养研究生,比如有些特定的学校,研究生毕业后会直接进入企业,或者企业优先录用,并且待遇还不错。

关于学校研究生的质量如何,可以询问在该校读研的学长、学姐~

4.看专业的就业前景

专业的就业前景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就业,大多数人读研的目的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因此报考院校时也要看院校的就业前景。

可以通过查看院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了解就业情况,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此外,可以看一看往届的学长、学姐都去哪些单位就业,作为日后的参考。

5.考研成功率

既然选择了考研,也为之付出了很多,我们肯定希望最后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院校报考难度与

个人实力之间的差距多大才合适。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考取目标院校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让自己踮踮脚或跳起来能够得到目标;如果目标太高,非常努力地跳起来后还够不到,可能就要面临过往付出的一切打了水漂的结局。

这种情况下,选择好考一点的双非院校,就要比报考难度较高的985、211院校来的划算。

君君建议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的学校,对于报考双非院校你有

什么看法,欢迎和君君一起探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