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887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
关于政治的复习,我一般是每天2个小时,9月份才开始准备,每天半小时做题,晚上背不进去书的时候看看徐涛老师的视频,书买的是肖秀荣的三件套,这里特别强调的是1000题,至少3遍,里面考题超级详细,每一章节都有对应考点,用户体验满分。还有徐涛小黄书,总结知识点也很详实。主要练习选择题和梳理知识点,这个肖秀荣的大书,还有徐涛的强化视频可就可以解决,所以政治前期不需要下太大的经历,从我周围同学反应看,考研政治是性价比最低的学科,拉分差距有限,而且主要在选择题上。
英语一,如果能够过了六级的话,可以直接刷题,平时多读一些文章就行,如果基础差些,应该更早地去学习英语,弥补词汇量。然后最重要的是作文,作文的分值很高,一个大作文,一个小作文。我在考研文库找了一些作文范例,但是我没有细读每篇文章,我把每篇文章里边我觉得比较好并且我能运用出来的句子句式都标记出来,同时把一些通用的句子也标记出来,比如开头结尾的句式,感慨,呼吁的句子之类的,把这些句子记住,到考场上无论遇到什么
题目,都能直接默写出70%以上的篇幅。毕竟作文内容不是很重要,有点意思就行了。
数学我是七月开始看的,全书上面的题目很活,每个例题都很经典,第一遍看基本上一大半是要看解析的,但不要怀疑自己,大家都差不多,复习全书我第一遍看完也花了两个月,切记考研不是比速度,一定要有自己的规划。全书第一遍我看的很细,前前后后都会联系起来看,联系起来想,实在看不懂的就过,而且会做上不同的记号和标记。第二遍全书我花了一个月过完,并适当做一些660题,此时已经到了十月份,可能有的人真题都做第二遍了,我刚开始做真题,差不多到考研前,我真题做完。在第一遍看全书高数部分的同时,线代和概率论也开始了,这两门我主要看看的李永乐和王式安的辅导资料,李永乐是线代王,这个我想不必说了,概率论算是数学里面最简单的一门了,这两门我都不建议看书,浙大四版的那本书上有些规定是和考研大纲要求不一样的,看资料做笔记应对这两门是最适合的了。
专业课我是从4月份才开始看书的,而且我是看书比较慢的人,所以我在暑假之前(确切的是期末考试之前)刚刚将专业课的教材看完了一遍。这一遍看书应该认认真真的看书,地毯式的复习,主要是把书里的内容熟悉起来,如果有做笔记的习惯可以做笔记,但是时间毕竟很宝贵,我建议大家不要抄书,主要是记重点和框架,而且要为以后留出空隙,便于后期复习补充。那些复习备考比较晚的同学更不要记笔记了,买份有价值的讲义,然后在讲义的基础上补充进去自己有特点的东西就可以了。第一遍看书的任务不要求背,但要理解,对书的内容页要做到大致心中有数。
暑假期间一定要认认真真的看专业课教材第二遍,没什么基础的同学也可以跟班学习,像新祥旭一对一辅导针对性强,辅导资料也很全面,这个阶段是在第一遍看书的基础上把基础打牢。把真题总结在教材的目录上,这样重点章节就一目了然了。然后是既全面又有重点的看书,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东西补充到讲义上面。而且这一轮就要开始背书了,看完一节就返回去背书。第一遍背肯定会有点慢,但是一定不能急或者干脆不背了,要
坚持下去。
10月这个阶段专业课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建立整体知识框架,然后背,背,背!我之前说的细分阶段就是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细分,比如这期间专业课要再过两遍,而且前一遍肯定比后一遍慢,所以你要给自己定个时间,我当时因为11月份有专业课的课程,所以前一遍用的时间基本上比第二遍多一个月。
最后,通过最新的信息和历年的考研真题,以及在前期对知识和书本理解越来越深的基础上,应该能够会抓重点挖掘考点,其实这个时候有些外力因素还是挺重要的,这时我们还要进行几次模拟训练,有助于在考场上合理安排时间,适应考研的出题风格,避免到时候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