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考将成为大趋势

教育部之前发文要求自主命题院校回归全国统考,实行全国统一命题,鼓励招生单位选用统考科目试卷。今年不少院校都进行了初试科目改革。

例如:4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布公告: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专业由”834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调整为”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408是统考科目,也是计算机里面考的科目最多的。包括组成,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网络,四个部分。也就是说,同学们要是选择408统考的学校,难度会更大些。

有种说法认为,考研专业课自命题,不像高考那么公平,但是如果自主命题向统考趋近,那么可以说”考研会越来越像高考”。

小编有话说:考试难度的上升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研究生的质量问题,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也会越来越高。

2、专硕招生人数上涨

教育部发布公告:2020-2025年时间内专硕的招生人数要达到所有研究生招生人数的2/3,以后报名专硕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

3、考研人数或将继续大幅上涨

考研人数在2010-2015年之间增长缓慢,除了2014年和2015年有所下降。2016-2021急速上升,2021年的报考人数已经是2016年的报考人数的2倍多了。

当代年轻人对学历提升的需求,日益增强的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而且在疫情的影响下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致使选择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

4、非全日制研究生认可度提高

2016年非全这一研究生形式正式走上舞台,《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要统一质量、统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实行双证制即毕业后颁发学位证书、学历证书。

教育部还特别指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教育部也对非全给予了极大的厚望和扶持。为保证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教育部之前下发多条相关政策,要求就业单位不得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不得歧视非全日制研究生。

小编有话说:所以报考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也未尝不可哦。

5、教育改革,严进严出

2020年9月21日,《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研究生招生会越来越”综合”、”多元”,考试和毕业会更加严格。

例如2021年1月21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就对部分超过修业年限的研究生进行了清退处理。

2021年南开大学多个学院发布清退公告:经济学院拟清退99名研究生,商学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拟清退66名硕士研究生。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0月份清退了56人;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清退了52名博士研究生;沈阳农业大学对236名超期在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

小编有话说:所以大家不要以为上了研究生就可以浑水摸鱼,好好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才可以顺利毕业。

6、往届生报考人数将增多

考生构成里,往届生占比逐渐增多。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

往届生增加,或是对现状不满意,或是想提升学历,或是职业发展需要,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因此选择在职或脱产考研。

小编有话说:以后考研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会更大。

7、交叉学科设置

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目前,交叉学科开设数量已经突破500个,其中”双一流”院校占比大。

8、推免生招生比例差异大

近年来,部分院校接收推免生数量和比例都在逐年上升,部分专业推免比例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名校,学硕推免比例相对更高。

教育部曾规定,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0%。换句话说,院校只要保证推免生总数在要求范围内就好,具体到各个学院及专业,推免生占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所以大家报考时也要看到,如果有些专业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很少,要慎重选择。

前两天小编出了一期”报个料:研究生究竟有点多赚钱?”的推送,大家在后台纷纷私信小编到底有哪些专业更赚钱一些呢?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都有哪些毕业之后薪资不止翻一倍的专业吧!

一、计算机与应用

涉及计算机一类的专业,一直是互联网行业的高薪职业。特别涉及软件开发,对于一些能力出众的毕业生来说毕业月入过万来说基本不是问题,研究生深造后前途基本不可限量。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大型企业、互联网公司以及产品科技含量高的IT产业、计算机技术应用行业从事计算机硬件应用及研究、设计和开发等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系统管理和技术维护等工作。

二、会计

会计行业本科学历不占优势,毕竟知识面就在那里。首先要做好前期较长的一段时间拿比较低的薪水的准备,如果你可以坚持下去,那么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你的待遇也会逐步提升,等你可以拿到高级会计证,或者是去考CPA,那你的薪资过万就完全不是问题了,而且还是那种各大企业都渴求的人才。

从事会计的人都知道:”会计越老越吃香”,所以会计不需要吃青春饭,相反你在这个行业待得越久就越有价值。如果研究生出身,必然知识的深度要比本科生好些,如果名校硕士光环,那么起点就比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高。

就业方向

(1)外企或大中型企业高级财务人员;(2)国内或者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3)国家或者地方公务员;(4)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5)政府部门。

三、建筑学

本科所学知识基本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建筑学研究生在考证、薪资待遇及就业方面会有许多优势。

就业方向

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当然还有一部分硕士生和博士生同学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一部分同学考取公务员在城建部门从事管理规划工作;另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从事房地产开发。

四、电子信息工程

相对来讲本科和研究生差别比较大,本科做研发的少,做技术支持、售前市场或售后支持的比较多,而研究生毕业之后做研发的相对比较多,薪资也会比本科生高。

就业方向

工程技术人员到各类应用电子技术的企业从事开发、运行、维护等工作;软件工程师在

计算机行业从事各种软件开发工作。

从行业来讲更是广泛,有去运营商的,比如移动、网通;有去外企的;有去国企的,比如航天五院;有去大公司的,比如华为、联想;还有去小公司做研发的。

五、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比较难学,学生需要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医学与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本科生要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几率很小。如果想在医学仪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话,考研是大部分人的选择。考研的话毕业找工作会轻松些,收入薪资普遍会比本科生高。

就业方向

主要是在医疗器械类企业和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器械研发、调试维修、医药代表、影像设备的操纵、设备维护、设备管理工作。

六、化工专业

化工专业门槛太高工资太少。本科毕业基本上是不能从事研发一类的技术岗,都是做一线工艺员,要么就是销售,而且有的工作还不安全。研究生毕业之后工作会相对的更加偏向研发岗位。

就业方向

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七、管理专业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文科类专业一般偏向理论,本科毕业后基本从基层做起,而研究生毕业之后还可以增加实践知识和经验,因此这样的人才才是企业所真正需要的。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会展业、旅游业、广告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公共关系部门与发展开拓部门,从事会展的市场调研、策划、组织管理和运作工作。

八、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本科毕业生可能选择生产管理的岗位比较多,相对来说工作环境可能比较差,待遇比较一般。读研之后更有可能去研发岗,做前期开发或者相关的科研院所,可选择的机会也多,整体都有很大的提升。

就业方向

除了教学、营销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物流管理、设备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

九、经济类

从整体上看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毕业后,找工作并不容易。因为经济

专业跟实际的经营管理,并没有多大关系,尤其是偏向于理论性的经济学科就业更是困难。

用人单位对于经济学类的人才需求,更多偏重于有名校背景、硕士以上学历、具有相关的实践经验的应届生,所以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机会和就业范围会更大一点。

就业方向

总的来说金融行业包括七个较大的子行业,证券、银行、信托、保险、基金、租赁、期货,这些子行业都可以去工作。

十、临床医学

很多一线地区的大医院对学历都有要求,硕士学历是门槛,若是研究生毕业,一般考职称也会比本科快一些。

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制药、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可以留在医院或者美容院当医生,或者留在制药、生物工程公司当医药代表等。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专业都适合考研,但有些专业却非常需要通过考研来提升专业度,考研之后学历的性价比会更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