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是双非一本的考生,考研选本校好,还是毕业后考个211名校好?
在考研这件事上,很多同学对其重视程度不同,备考时间也不一样。有的考生
想去名校读研,从大一就备考,但也有的人到了大三还没准备。那么,已经大三的考生,想考名校很难,本科阶段弃考,等到了大四毕业后再考,合理吗?
大三还没准备考研,想读名校研究生,大四毕业后再考,合理吗?
有考生给小水发来求助信,咨询如何解决他当下面临的问题。这位考生今年大三,来自一所普通一本院校。他的纠结点在于是现在备考一个普通院校,还是等毕业后再考个211或985名校。
他本身的情况并不复杂,但是担忧的地方较多。他同学考研都是从大一开始准备的,而他到了大三才有这个打算。这样一比较的话,他的进度就落后太多了,想考名校的研究生也需要掂量一下。
大三的课程比较繁重,都是比较重要的课程,有时候晚上还需要上课,课余时间并不是很充足,如果此刻准备考研,他觉得自己没什么时间备考,要考也只能考个普通院校。
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好好学习,打基础,等大学毕业之后,再正式考研。他的计划是,到了毕业之后,就在家里复习一年,踏踏实实考个211大学或者985名校。
无论如何选择,他都觉得事情都不好办,选什么他觉得自己都会后悔,因此难以抉择,瞻前顾后,心乱如麻。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他也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比较迷茫。
得知他的情况之后,小水也和他聊了一下,也知道他比较倾向于去名校读研,而并非是自己的本科院校。但这种情况,很多考生都会遇见,小水给出以下建议,相同情况的考生可以借鉴!
01、不建议毕业后才准备考研,名校研究生并不好考和这位考生一样,想去名校读研是很多人的想法,但小水不建议考生毕业后才准备考研,尤其是名校的研究生,远没有那么好考。
因为毕业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考生如果在职考研,繁忙程度丝毫不输于大三课程繁重的时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备考时间,还想考名校,岂不是痴人说梦吗?
要是可以脱产在家里考研,也不排除会掺杂进一些生活琐事或者来自经济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考生备考的状态也不会好,状态也比较差,复习的效率无法保证,这样也是得不偿失的。
再者,往届生考生在复试阶段是不占优势的,导师们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自然更偏重那些应届生。
02、大三就备考名校,考不上研究生毕业后继续二战不可否认的是,就算课程繁重,在本科阶段考研的话学习环境很好,也不需要担心经济压力,生活琐事也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在大学里很多教育资源可以利用,这样的备考状态比毕业之后要好很多。
既然想去名校读研,大三就应该备考名校,先考一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样就算考不上研究生,也有了一年的备考经验,来年准备二战的话,也有方向,成功读研的概率也大。
03、大三备考名校,可将本科院校作为兜底院校。不过,小水更倾向于考生选择这第三种方法:大三备考名校,选择自己本科院校作为兜底院校,在考研正式报名的时候再视自己的复习情况,决定考哪个学校。
因为这个考生的本科院校是一本,能在本校读研也是不错的。因为二战考研的不确定性太大了,求稳的话考生可以选择这种方法,能去名校读研就去,不能的话在本校读研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和这位考生类似的是,很多考生在考研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一战考研的时候随便准备一下,有了经验和
基础后,将读研的希望寄托在二战考研上。殊不知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不建议考生这样做!#2022考研#
二战考研成功的考生有很多,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成了考研炮灰,并且二战考研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的人甚至不具备二战考研的机会,这就让那些想读研的人一直心存遗憾。
所以,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趁着没毕业前,好好规划考研,不要等临毕业的时候才去想读研的事情,到那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如果你本科是一所普通一本大学,你会选择本校作为目标院校吗?如果你连本校都没考上,你会调剂去一所二本大学读研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211大学的本科生,考研时应该冲击更好的985名校,还是选本校?
数学基础很差,考研时怕单科线不过,考生应该如何应对?
中小学生能带手机进校园?教育部这样回复,解决了家长的一大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