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考研,由211大学中等生如何逆袭头部985大学研究生,我深有体会。首先,敢赌!人生这是这样,如果不想接受平庸,就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
打败自己,打败和自己有竞争的“身边人”。在我儿子考研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现如今的考研制度,是好,还是还有许多弊端呢?在部队院校我带过几年研究生,他们的考研动机和地方生有所不同。撇开高大上的说辞,除了本科直研,从部队考上来的许多都是在基层部队发展遇到了瓶颈的干部,这叫曲线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越来越卷的考研和考编真的是许多家长的一块心病,怎么办?孩子大三时我也遇到和许多家长一样的问题。起初,我和家属想到了让孩子出国,不愿意儿子再进入残酷的考研大军去受罪,去英国拿个水硕,回来随便找个媳妇结婚算了。马上大学毕业了,还为孩子这么操心确实有点累,这是中国家长的悲哀,也是内卷惹出的祸端。
听了我们的安排,儿子不干了,他的人生他要自己做主。他选择向更高目标院校发起冲刺。虽然老婆吓了一跳,我却心生欢喜。这考研和高考不一样,考研就四门课,只要复习得法,逆袭的例子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数学上有天赋,思政靠死记硬背,弱科英语也是靠脑子硬记,我儿子口语不好,又不愿意用英语和人交流,这么多年英语一直是弱项。儿子说,不就是考个研吗,听我的好消息吧。
我们等来的是一战失利而且英语没有过国家线的“好消息”!这样也好,连调剂都不用想了。我发了一通无名之火,把他用于“调节压力”的游戏让他戒了。
决定二战考研时我和他本院的一名教授交流了一下,教授的话对孩子二战上岸帮助很大。教授虽不是考研方向上的导师,但他们了解考研形势和内卷程度,他说:工科学生如果成绩不是很突出,就要报专硕,不要报学硕,现在学硕和专硕差距已经不大,虽说学术硕士侧重于理论,专业硕士侧重于实践,现在已经分得不是很明显了。如果不想继续读博士的话,专硕更容易就业。他还讲了考研的大小年和如何参考目标院校近三年录取初试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根据教授意见调低了标准,报所在专业的专硕。事实证明,教授的话是多么正确。当儿子初试分出来时,稳稳进入了面试。而这个分数报同专业学硕正好是最后一名。如果没有有分量的论文和过硬条件,最后一名想逆袭,难于上青天!
这就是多和有学
问的人交流的好处。
虽然我们也做了调剂的准备,但这时的儿子已经志在必得。他就像上紧了的发条,不,像个持枪冲锋的战士,已经锐不可当了。
不用说,儿子经过激烈、艰苦的复试,顺利进入目标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图片来自“视觉中国”)